李兰娟院士:疫情结束后,这种现象应改变…(十万个赞同)
今早打开手机,被李兰娟院士的一席话刷屏了。
李兰娟院士说:
“疫情结束后希望国家给年青人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,把高薪留给一线科研人员,不要让年青人一味追崇演艺明星,他们是强不了国的。”
李兰娟院士还说:
“国家的兴衰要靠科技、教育、医疗,所以要树立全民崇尚医生、科学家、教师、军人,是他们在支撑民族脊梁。”
李院士说:
“一个合理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人给社会创造了多少价值,相应得到多少回报,这里的价值分为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。
如今是给社会带来较多物质价值的是科研人员、医生、军人、工程师等,他们工作一生不及明星一天的收入;给社会创造精神价值的作家不再受推崇,致使如今难出思想大家。
不要说什么存在即合理,这明明就很不合理。”
这些话为什么能瞬间上热搜,是因为这些话戳痛了无数中国人的心。
不知从什么时候起, 我们的幸福感,从来自有梦做,变成来自有钱花。
我们的价值观剥离开“人生的意义”“心灵的底蕴”,而简化到以有用,无用来衡量“价”,来定义“值”
英语培训师,董仲蠡先生在“我是演说家”中的演讲,曾让乐嘉热泪盈眶,因为他道出了教育的真谛。
视频:董仲蠡
▼
“有一次我在讲四级翻译的时候,讲到林语堂先生如何翻译贾岛的“松下问童子,言师采药去”;讲到许渊冲先生如何翻译李清照的“寻寻觅觅,冷冷清清,凄凄惨惨戚戚”;讲到王佐良先生把Samuel Ullman的《青春》翻译成叫“年岁有加,并非垂老,理想丢弃,方堕暮年”,我不禁手舞足蹈,作为老师的那种自豪感爆棚。
然而就在这个时候,底下有一个女生直接质问我说,你讲这个东西有什么用啊?能提分吗?你就是在浪费我们的时间。
我自认也算伶牙俐齿,但是在那一刻我竟无言以对。
是啊,她说的对,没用,不能提分。
但是,亲爱的同学,我并没有在浪费你的时间,因为刚刚那一刻,我不是在教你怎么考试,我是在做教育!
作为一名老师,一名教育工作者,我希望我在课堂上,所传授的不仅仅是实用的知识,因为如果单纯只是拼知识,拼记忆,我们已经输了!”
一个国家的强大,说穿了,不是靠历史赋予的机遇,而是靠人心赋予的力量。
那力量,来自德,来自才, 来自内心的深厚底蕴。
“疫情结束后希望国家给年青人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,把高薪留给一线科研人员,不要让年青人一味追崇演艺明星,他们是强不了国的。”
李兰娟院士的话,振聋发聩,但或许有些事,不是只能依靠国家去做,“给年青人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, 教育强国”有些人,已在从点滴做起。
我们常说,知识改变命运, 但其实改变命运的不仅仅靠知识,更靠一个人的胸襟, 智慧,而它们的沉淀,不仅仅来自于那些应试的、看似“有用”的教育, 更来自,那些交流中、实践中的、看似”无用“的修心。
行文至此,再回过头来看李兰娟院士的话,我的脑海中,把它们翻译成了:
”疫情带来的病,需要治;浮躁带来的心病也要治……扎扎实实地教育年轻人, 有正确的价值观, 有承担的脊梁, 有不浮躁的心, 这个民族才会有更广阔的明天……“
【退休圈】
全国中老年人的交友圈
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
加入退休圈
商务合作请联系荣经理: 15581600247(微信同号)
告诉朋友你在看
👇点阅读原文有你想看的